为达成 2045 年碳中和,德国经济部长 Robert Habeck(哈柏克) 于 2 月提出新的碳捕捉利用及封存(CCS)政策,允许将捕捉下来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。十多年前,德国曾大力反对 CCS,但哈柏克称技术已“成熟且安全”,政界也转向支持。

 

德国对 CCS 技术的争议已久。批评者认为技术实施昂贵,没有具体成果,只是“治标不治本”。但随后到 2012 年通过法案,令各邦有权否决使用碳捕捉技术。至于哈柏克公布的“碳管理策略”将允许在德国专属经济区海域进行碳封存。

 

而现时德国的三党执政联盟已初步同意哈柏克所提的策略,但细节仍未确定,反对人士依然希望能挡下政策。批评者认为政府逃避进行工业的改革与减碳,另外寻求昂贵、不永续的 CCS 政策来解决问题,令未来更难转向节能和绿能。

 

不过除了德国之外,挪威政府都希望透过 CCS 技术来将碳排废气注入海床,并且主张北海可能很快会成为欧洲各地高污染产业的碳排“中央存储地”。挪威计划分两阶段发展斥资 26 亿美元的“长船”计划。第一阶段最快可能明年开始,预计 2025 年营运期间内让二氧化碳储存能力达到每年 150 万公吨,第二阶段则预计将储存量扩充至 500 万公吨。

 

挪威的批评者指出,虽然第二阶段计划大幅增加海床下的碳储存量,但估计注入的碳量仍不到 2021 年欧洲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碳排的 0.1%,并且会对海洋带来新的威胁。而截至 2023 年中,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已宣布建造 50 多个新的离岸 CCS 计划。